渲染属性
发布于:2025-02-28
光追渲染属性
光追渲染属性 | 渲染品质 | 渲染品质可以选择【中、高、超高、自定义】四种,渲染品质越高,渲染出的图片品质越高,渲染所消耗时间越长。 | |
---|---|---|---|
反射次数 | “反射次数”指的是一条光线在场景中被镜面或高光材质反射的递归次数上限,软件里的阈值为【3-16】。
它会影响:
| ||
降噪 | 降噪按钮打开后,即自动降噪。 降噪是指通过算法处理,使渲染图像中由于光线追踪采样不足、反射/折射过多等原因造成的“噪点”减少或消除,从而得到更干净、平滑的图像效果。 | ||
地面阴影 | 按钮开启后,渲染的图片地面会有阴影;反之,则没有。 | ||
置换效果 | 置换效果是通过一张置换贴图来控制模型表面几何体的实际形变,让表面出现“真实的凹凸、高低起伏”,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假象。与法线贴图、凹凸贴图不同,置换贴图直接修改模型几何面,能产生真正的轮廓变化和阴影效果。 | ||
毛发效果 | 智能LOD | 在毛发系统中,智能LOD指的是软件根据镜头距离、毛发密度、视角等因素,自动调整毛发渲染的复杂度(数量、细节级别)的技术。 | |
保留比例 | 指在智能LOD启用时,毛发真实数量的保留百分比。用于控制系统实际渲染的毛发数量占全部毛发总量的比例,其值域为【0.00-1.00】。 | ||
简易着色 | 一种低成本、快速计算的毛发渲染方式,通过禁用真实光照反应、柔光、透明度混合等效果,以更简单的材质或单色渲染毛发,提升实时预览性能。 | ||
重建毛发 | 在调整了毛发相关渲染参数之后,点击“重建毛发”可重新计算毛发生成结构,使编辑内容生效并在视图中更新。 | ||
渲染后处理 | 自动曝光 | 自动根据场景整体亮度智能调节曝光值,让画面不过曝也不欠曝,始终保持合理的明亮程度。适合快速预览;对静态出图建议手动关闭并精确设定曝光值; | |
曝光补偿 | 在基础曝光值的基础上,人为手动调整画面整体亮度的参数。一般为正负值,单位为 EV(曝光值)。 值域为【-100,100】 | ||
纹理增强 | 增强材质表面纹理的对比度和清晰度,值域为【0,100】,使面料的纹理、织物细节、褶皱、图案更清晰可见。但是值设太高会导致“过锐”、“噪点感”。 | ||
饱和度 | 控制图像中颜色的浓度和鲜艳程度的参数。
| ||
色温 | 控制画面整体色调趋向冷色(蓝)还是暖色(黄)的参数,单位为开尔文(K)。值域为【-100,100】 | ||
对比度 | 控制图像中明暗差异的强弱程度,即最亮与最暗区域之间的视觉跨度,值域为【-100,100】。 | ||
高级 | 重置渲染后处理,可以将原有的设置重新归0。 | ||
镜头特效 | 物理相机 | 虚化程度 | 控制焦点以外区域的模糊程度,也叫做“背景虚化强度”或“景深模糊”。能聚焦主体服装,使背景自然虚化;营造摄影感、层次感。其值域为【0,100】 |
单击为焦点 | 允许用户在视图中点击某个位置,系统自动将该点设置为镜头的对焦点。一般只在启用“物理相机”后可用;可搭配“虚化程度”设置来强化焦点效果。 | ||
自动对焦 | 系统根据当前镜头正对的对象距离,自动设定对焦点,无需手动调整焦距。 | ||
对焦距离 | 设定相机镜头到焦点位置之间的距离(通常单位为 cm 或 mm),用于精确控制对焦。需要关闭自动对焦使用,其值域为【50,100000】。 | ||
镜头辉光 | 强度 | 控制辉光效果的亮度或强度,用于突出高亮材质(如亮片、金属、丝绸等)或光源区域的视觉冲击力。
| |
范围 | 指定哪些亮度值的区域会触发辉光效果,用于控制辉光是否局限在光源边缘,还是扩展到更多高光区域。 作用:
| ||
半径 | 控制辉光向周围扩散的模糊程度或扩展宽度。影响画面氛围的柔和程度,适合不同风格的表现需求,如柔光效果、炫光感或科幻光晕。 作用:
|
离线渲染属性
离线渲染属性 | 渲染品质/完成条件 | 渲染品质 | 渲染品质可以选择【中、高、超高、自定义】四种,渲染品质越高,渲染出的图片品质越高,渲染所消耗时间越长。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噪点值 | 当噪点阈值低于该参数时完成渲染。噪点阈值越高,最终结果中的噪点就越多。 | |||
完成条件 - 最长渲染时间 | 当渲染时间超过该参数时完成渲染。 | |||
反射次数 | 同光追渲染属性中的反射次数。 | |||
降噪 | 勾选以对照片进行降噪。建议使用较高的噪点值来加快渲染速度,并通过降噪功能来缩短渲染时间。降噪功能可能会导致照片失真,因此不推荐用于细节渲染。只有 NVIDIA 显卡可以启用此功能。 | |||
地面阴影 | 按钮开启后,渲染的图片地面会有阴影;反之,则没有。 | |||
Mipmap | MIPMAP(Multum in Parvo Map,意为“多而小的图”)是一种纹理优化技术,通过为一张纹理图像预先生成多级尺寸递减的版本(通常是原图的 1/2、1/4、1/8……),以适应不同距离或视角下的贴图调用。渲染时,根据物体与相机的距离或屏幕空间中的尺寸,自动选择适当分辨率的贴图进行采样。对远处物体使用较低分辨率贴图,近处使用高分辨率贴图。 | |||
渲染工具 | CPU | 使用中央处理器进行图像计算,依赖于少量高性能的通用计算核心。其优势在精度高、处理复杂指令和大数据量更稳定,适合光线追踪等复杂渲染。但是同时速度相对较慢,渲染时间较长。【CPU使用量有30%,50%,70%,90%,100%五个档次。】 | ||
GPU | 使用图形处理器进行图像计算,依赖数百至上千个并行计算核心。其优势在并行处理能力强,渲染速度快,适合大规模像素运算任务,如布料仿真、实时预览。但是其对内存带宽要求高,某些高级计算(如双精度浮点)处理能力弱于CPU。 | |||
镜头特效 | 物理相机 | 虚化程度 | 控制焦点以外区域的模糊程度,也叫做“背景虚化强度”或“景深模糊”。能聚焦主体服装,使背景自然虚化;营造摄影感、层次感。其值域为【0,100】 | |
单击为焦点 | 允许用户在视图中点击某个位置,系统自动将该点设置为镜头的对焦点。一般只在启用“物理相机”后可用;可搭配“虚化程度”设置来强化焦点效果。 | |||
自动对焦 | 系统根据当前镜头正对的对象距离,自动设定对焦点,无需手动调整焦距。 | |||
对焦距离 | 设定相机镜头到焦点位置之间的距离(通常单位为 cm 或 mm),用于精确控制对焦。需要关闭自动对焦使用,其值域为【50,100000】。 |